#一、网上预约洁牙
前段时间开始,牙龈总是出血,刷牙出血,吃东西后抿一下嘴也能感觉到出血。一开始很是惶恐,担心是牙龈发炎,于是赶紧把洁牙这个事情提上日程。
周五的下午,想起这个事情后立马拿起手机在京东搜索洁牙,看到有个排行,无脑选了排名第一的xx口腔。进去看详情以及评论都还不错,而且还是连锁的,也就比较放心了。京东 Plus 加上各种券下来,也就一百出头,挺划算。
下单后立马收到了短信,但是没说什么时候去洁牙。点了订单详情,看到一个消费码以及截止日期。按照订单上的电话打过去预约时间即可。
可能是周末比较忙,离我最近的望京分院给我电话说周六只有两个时间段了,下午四点或者五点。我想了下四点去做,回来还可以休息下然后吃饭,于是就预约了四点。
#二、洁牙过程
周六下午三点出发,到达医院之后,填写基本信息,建个基础病例,就坐在旁边等待叫号。
等待十多分钟,到我了,被医护人员领去拍片。
当我看到我牙齿的片子的时候,内心还挺惊讶的,下面的两颗智齿快顶住正常的牙齿了,抽时间一定要拔掉。
帮我洁牙的是一个男医生,很年轻,旁边还有个女护士协助。做了个简单的检查,说我的左右两边牙齿差别比较大,左边稍微严重点,有不少牙结石。我倒是很纳闷,平时都是右手刷牙,怎么反而左边的没刷干净。
医生在检查的时候,用他的手机给我的牙齿拍了几张照片,我心想这不会是结束后拿来给我对比,然后炫耀自己洗得多么干净吧。转念又想,他手机都是这些照片,那得多瘆人。正当我 YY 的时候,洁牙开始了。
口中一下放进几个东西,一边冲洗一边刮,另一根管子就不断抽吸血水。在虎牙那部分的时候尤其痛,钻心的痛,也许那部分的神经比较敏感,几度落泪。医生还算温柔,告诉我感觉到痛了就举手,但我意志力比较强,那种一瞬间的痛就没举手打断,所以整个过程也就持续半个小时左右。
洁牙途中停下来两次吸去口中的血水,我能看到管子里夹杂着不少的血,有够瘆人的。
结束之后护士给牙龈上了点药,嘱咐不要着急漱口。医生讲授了电动牙刷的正确使用方式,然后加了微信,说给我推荐冲牙器,心想,卖货开始了。但是到现在还没给我发来,也许是忘了吧,也许是看我太穷,连推销的动力都没有了。
最后约了个下周六复查,看看牙周是否长出来,医生还说顺便把智齿给拔了。我一听那可不行,拔智齿毕竟要疼个好几天,得计划计划。
#三、洁牙后续
我就这样含着给我上的药回家,嘴里一口血水忍了半路,到家便立刻吐了。
洁牙之后,尽量少吃酸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影响脆弱的牙周。
昨天洁牙,今天刷牙,竟没有牙龈出血了,一整天也没出现出血的症状,甚为开心,心情大好。
#四、为什么我们讨厌推销?
打算去给个好评的时候,我发现在评论当中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人在给好评的时候都写到「没有被推销」这个点。我也没有被推销,同时在类似的服务当中深受推销的苦恼。
这个点让我不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讨厌这种推销的行为?
从我微不足道的经历来看,我遇到的推销场景主要有:
- 火车上列车员的推销;
- 大学时在寝室被敲门推销
- 逛街时被路边推销员拦下的推销;
- 被服务时如理发中的推销。
这几类推销场景,我的厌恶程度是逐渐提升的。对于列车员、同学的推销,我是对主体有所理解,且这个推销行为不会特别影响我,所以我的接受程度还行;逛街时被打断,对于一个毫无关联的人,给我推销毫无兴趣的东西,还影响到我的行走,我觉得这是比较自私自利的行为;而最不可接受的一类是,我既然付费购买了服务,却在服务当中被「夹带私货」,令服务体验大打折扣,理发便是最常见的此类场景。
广告也是一种推销,一部分类型的广告可接受程度还行,例如豆瓣的信息流广告,我免费使用它的产品,它为了收益推荐广告,这是一个合理的模式;但是有些广告就很难接受,例如我已经买了某视频网站的会员,但还是给我插播「会员专属广告」,这就很难说得过去了。
因此,在我看来推销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可接受的,因为自己几乎没有成本,例如互联网里免费提供的产品;另一类是难以接受的,自己已经对服务付费了,它还要想尽办法榨取用户的价值,恨不得每个缝里都要塞进几个广告,典型的如理发时喋喋不休的理发师、某些视频网站、某些产品。
所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大家都讨厌推销?从我的角度来看,大家讨厌的不是推销这个行为,而是对于自己已经付费却得不到应有服务的愤怒。如果这些医生在路边大声推销,而我只是路过,对于他们的推销我自然是毫无厌恶之情,因为与我无关;但是一旦我付费了,再给我推销,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再往进一步想,这种现象为什么那么普遍?
一部分是利益,或是为了钱,或是完成 KPI;另一部分,我觉得往严重来讲,是缺乏一种契约精神。
卢梭曾说「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描述的情景在我们的自然状态中并不存在,因此,我们需要一个社会契约。在社会契约中,每个人都放弃天然自由,而获取契约自由。
然而略显悲观的是,这种契约精神似乎难以蔚然成风。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拿装修来说,做过装修的人无不更深刻地认识这个社会。有句笑谈:如果你还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捶打,去装修吧,它会让你一下成熟起来。
不管是熟人装修还是包给其他工头,到头来大概率都会让你一地鸡毛。偷工减料是常态,拖工误时家常便饭。我与工人制定契约,但最终对方却没有履行契约精神,我亦没有完全得到契约自由,成本和收益也不平衡。
而为什么很难将契约精神严格执行下去,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但愿我们能早日到达那个阶段,再不济也先来个理发不遭遇推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