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秃

◎ 图源@JadeThaiCatwalk

周末和来北京的老同学吃饭。回想起当年,我俩走了不同的路,我工作,他保研,几年不见,有很多话要聊。

一上饭桌,开口就是聊各自的生活,「头秃」这个词频率最高。作为社会人的我自然头秃,每天加班,还得承受工作上的压力。而他也不轻松,一周六天待实验室,早上八点多到晚上九、十点,甚至到凌晨,说「996」都不为过。去年还因为压力大而头发掉了不少,有一块头皮都没了头发,看了医生之后一年多才恢复。他笑称,现在每天养生,抽屉里不是枸杞就是红枣。

说起头秃,这个词似乎已经超出了疾病的意义,上升到一种隐喻了。当我们在说头秃时,我们一般指的是压力大而产生焦虑。焦虑是因,头秃是果,现在逐渐演变成了用果来描述因,这本身就很有趣。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隐喻其实无处不在,例如我们说要冒烟了,其实是在说太热了,类似的隐喻还有很多。

说回头秃,据我了解,真正的头秃还是不多的,至少我身边的同事和朋友很少真正地变成秃头。不过,发际线疯狂后退倒是存在的。大家都在为生活奔波,社交网络上的无尽攀比又加重了焦虑,来自家庭的、工作的压力宛如一把沉重的担子砸向年轻人,由于头顶在肩膀之上,所以这压力担子就只好由头顶来承担了,也怪不得掉头发了。

头秃似乎正在成为常态,遍地都是植发广告。我刷个动态,给我推荐植发;我坐个地铁,还在给我推荐植发。有时候我都怀疑全世界是不是都变成秃头了,怎么走哪都有植发广告,像是甩不掉的牛皮癣。不过,按照互联网定律,有产品出现,就说明有实际需求。这么多的广告,说明大家的植发需求的确很高,要不然广告费都收不回去,厂家都亏本了。

简单看过植发的费用,那可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动不动就得上六位数。这下好了,保护牙齿之外,还得好好保护头发,要不然一辆车又没了。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