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怎样读书》

◎ 《怎样读书》

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本文的标题:听一听轮番上场的优秀学生,分享他们怎样读书的经验。

放在学生时代,我可能会嗤之以鼻──毕竟「彼之蜜糖,吾之毒药。」好在自己读过一些书,认识且佩服一些人,看到不少熟悉的大家将会「轮番上场」,我姑且原谅编者的草率。

#为何读书

读书一般需要一定的条件,比如先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才会选择去追求精神层面的知识。《周易·系辞》里就说「百姓日用而不知。」说的就是大多数人只是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不去探究背后的宇宙真理。就像《2001 太空漫游》里的望月者[1]所代表的猿人,在通过使用工具释放一定的精力后,才会有时间去思考未来。

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满足后,便有了更高的追求,读书则是其中之一,而古人对读书这件事又有着明确的目的: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宋真宗赵恒《励学篇》

赵恒很好地总结了普遍读书人的追求:住豪宅、开豪车、娶美女、赚大钱──这个亘古不变的真理,在众多长辈心中依然有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不过,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读书只为追求精神层面的满足变得越来越普遍。

#如何选书

鲁迅先生的态度是择优而读,否则还不如不读。小泉八云曾劝人道:不要买那些只读一遍不会重读的书。这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读书箴言,也是买书箴言,不要陷入「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关于反复阅读,博尔赫斯也曾说,如果有比阅读更好的事,那就是重读,深入到作品中,丰富它。当然,这里指的是重读那些经典的好书。

一本不严谨的差书,轻则浪费时间,重则扰人心智。鲁迅先生在《随便翻翻》里提到了国内历史书的不靠谱,删节、翻译不严谨……逼得他宁愿选择日本所译的书籍而不愿意读中文出版的历史书。此前谈论「删节」的文章[2]我也赞同并表达了相似的观点,想不到近百年过去,甚至数千年以来,我们都很好地传承了这个「传统美德」。

#怎样读书

蔡元培先生上来就谦虚地说自己虽然每天都读点书,但依旧没什么成就──好像我们不知道他革新北京大学,开创了「学术」与「自由」之风一样。

然后他接着给大家分享他「没什么成就」的原因:

  • 不能专心
  • 不能勤笔

反过来讲,就是只要你能专心读书,勤于动笔,那么就很有可能不会变得像他那样「没什么成就」。

胡适先生则没有那么装,直接开诚布公地说:学源于思,思起于疑。他的看法是北宋理学大家程颐的延续:学源于思。意思是你得从问题出发,去思考,去学习。看来胡适先生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我对于学习的一个观点和他颇为相似:以问题驱动学习。接触新的领域时,先思考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而傅东华的方法则更具操作性,先从大的方向了解架构,再深入局部探究细节。他提到在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时,隔几日就去图书馆借一大堆书。先快速看书的大概,再梳理脉络。如他所言:先登山观察地形,再下山走小径,不至于迷路。他和丰子恺的方法不谋而合。

提到丰子恺,不得不提他的一件趣事。他在《我的苦学经验》中提到他于日本留学时,为了学到地道的日语,就去参加日本的英语培训班,去锻炼日语(他英语非常好)。这个迂回战术,最终还真的让他快速地掌握了日语。

他的经历让我想起在大学的一个朋友,为了追求一个摄影社的女生,他这个「老法师」隐藏了自己的实力,装作一个小白整天积极地去求教那个女生,女生也大发善心教他。这个混蛋态度积极,加之能力进展飞速,这么一来二往,最终也成功追到了这个女生。类似的,另一个学计算机动手能力很强的学妹,通过反复让学长帮忙修电脑,最后也拿下了学长……

果然,成功人的人都是相似的──单身狗各有各的惨。

说回这本书,我觉得整体上还是不错的,至少看完后有那么一点收获,不少观点也能感同身受。

如果要挑一挑毛病,那就是最后的「知识链接」其实很好地总结了每个人的读书要点,这一章节放在开头也许会更好。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