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记|二〇二三・十二:卡尔维诺、朱令、马斯克等

#前言

二〇二三最后一个月了,把标记了许久的卡尔维诺拿出来读——这个从我认识王小波开始就好奇的作家。读了几本之后,发现自己并不是他的读者,虽然能读出些许作品的精妙,但无法欣赏太多。期间顺便重读了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也有同样的感受。于是,还是循着自己的爱好读其他的书了。

本月让我最感慨的是两本非虚构书籍:《农民自杀研究》、《朱令的四十五年》,尤其是前者,题材我喜欢,内容也详实,让我得到两种愉悦:自杀现象的新知识收获以及社会学分析框架的理论学习。

以下是本月的精神食粮:


#《埃隆·马斯克传》

image.png

读完以后,很符合我对马斯克的印象:精力充沛,情绪不稳定,职场 PUA 大师,追求风险与刺激,对产品精益求精,有自己的原则和世界观。

有人选串爆,因为他能带社团打上月球,我选马斯克,因为他能带人类打上火星。世界需要他这样的能人去开拓创新,但我想不会有太多人想要和他一起工作。

#《农民自杀研究》

image.png

书中分了三种社会构成:团结型社会、分裂型社会、分散型社会。宗族氛围、祖先崇拜由浓厚到淡泊,也可以说是某种程度的封建性由强到弱。不同的社会构成及地方文化,诱发的自杀现象各不相同。

封建性的社会结构特征对于年轻妇女来说是一种杀人文化,对于老年人来说则是一种保护文化;而现代性的社会结构特征对于老年人来说却是一种杀人文化,对于年轻妇女来说恰恰是一种保护文化。

看演变,团结型社会是分散型社会的过去,分散型社会是团结型社会的未来,如果国家没有出台针对性的政策,老年人自杀的情况想必会愈演愈烈。就如书中老人说的:该吃挂面的吃挂面(指上吊),该喝糖浆的喝糖浆(指喝农药)。

书中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那就是人们对自杀这一概念的理解。调查时发现,人们认为那种患病之人选择喝药或者上吊,并不认为是自杀,而是「顺条道儿」。在他们的意识里,死是早晚的事情,只不过提前了而已。对于那种被逼自杀的,才称作是自杀。作者到后面章节才提到这个事情,不知道有没有干扰到前面的调查。

另外,在农村这种消息传递极为迅速的地方,自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例如团结型社会中,自杀可能会引发「打死人」事件(注:自杀者宗族的人来求公道,往往会导致暴力事件),于是受了委屈的女性就会利用这一情况来报复性自杀。分散型社会中,老人多是因为病痛、失能而又得不到子女养老,于是选择自杀,这同样会给其他老人警示,如果不自杀则会沦落到饿死这类悲惨的结局,因此他们会倾向于选择更「体面」的自杀来了结自己的一生。

#《朱令的四十五年》

image.png

一口气读完 《朱令的四十五年》,被巨大的无力感包围。

朱令两次被投毒重金属铊,成人致死量 12mg/kg,而朱令经过全身换血 8 次后还能检测出超 1g 的剂量,让人不寒而栗。朱令卧床几十年至今,如果说投毒者罪该万死,而协和医院、清华大学则难逃其咎。

书中物化二班班长张利的一句话一针见血:朱令倒霉就倒霉在她一连碰到几个「名誉高于一切」的情况。这个所谓的「情况」很明显,一个是协和医院的高傲延误了诊断,一个是清华大学的避责误导了判断,然后就是来自未知的力量干扰了调查。

头发脱落、失明、切开气管……朱令太惨了,她能忍痛坚持至今,犹如她那不服输的性格,仿佛在向命运和不公抵抗,在等待真相水落石出。然而,真相也许不会再公布了,一来年代久远证据缺乏,二来可能的凶手背景过于强悍,三来这是蒙羞的事情,无论是什么机构,都不会想要重提此事,他们所期望的也许是这件事尽快随着朱令以及两个老人的离去而隐入尘烟。

12 月初刚读完关于她的这本书,12 月 23 日,朱令去世。她终于解脱了。

#《创造》

image.png

如果是一个创业者,或者要创作点什么,这本书可以带来一些启发。

看完之后我发现,即使像作者这样的厉害人物——创业、打造 iPod 和 iPhone、继续创业、被谷歌收购——也免不了遇到傻逼队友和傻逼老板,他的创业公司 Nest 被谷歌收购的幕后故事太有意思了,那种头脑发热做决策的老板,好像全世界都一样——当然,这可能是作者的怨念。

#《灵魂与心》

image.png

东方人与西方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上的见解不同,比如对于不朽,西方人认为死后到另一个世界,而东方人则认为死后仍旧停留在这个世界。身体虽死,而其德行思想可以长存于世。

古来大伟人,其身虽死,其骨虽朽,其魂气当已散失于天壤之间,不再能抟聚凝结;然其生前之志气德行,事业文章,依然在此世间发生莫大之作用。则其人虽死如未死,其魂虽散如未散,故亦谓之神。——钱穆《灵魂与心》

这就是为什么叔孙豹要强调「立德、立功、立言」。

要想做到不朽,个体是无法完成的,需要融入群体之中。小己生命之有限,大己生命之无限,小己为人,大己为天。我的生命,来源自祖先,延续于子孙,我是这无限不朽之一环。想必这就是为什么把祖先供奉放在如此重要的地位,也是为何儒家把「无后」当做最大的不孝。

诚然,时代在进步,文化在交融,一些东西已不符合当下。譬如,但凡有人说我「不尊重祖先,断了香火」此类屁话,我则会反问「你爷爷的爷爷叫什么名字,做了什么好事?如果你不知道,又拿什么来坚信你的后代会记得你?」

然而,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辩证彼此之对错,而在于帮助我们了解古人是如何思考的,以及当下的部分文化为何如此。

#《小径分岔的花园》

image.png

完全是奔着名声读的,很多年前读过,没读懂,最近又读了几遍,稍微懂了一些。严格来说,这不是小说,是博尔赫斯表达自身的想象,具体来说是对宇宙、时间等主题的想象。

表面上是一个间谍通过谋杀同名汉学家来传达情报,实际读进去之后,会发现许多诡异之处,例如余准要去艾伯特家,还没开口询问,小孩就事先知道并准确传达路线,地点正好是他小时候的花园,艾伯特正好是研究他祖父的汉学家……许多巧合甚至矛盾之处,恰恰是博尔赫斯想要探讨的内容——我们看到的故事是线性的,线性里又透露着诡异,而这些诡异之处,也许可以用多时空重合来解释。在不同时空下,所有事情都在同时发生,只不过选择不同而导致路径不同,也就是分岔了。小说呈现出来的故事,可能是多个选择下融合的结果。

万幸,这篇内容区区几十页,即使读上几遍也不会太累。慕名而来,知趣而去。

#《树上的男爵》

image.png

不下树的柯希莫,和不下船的 1900(《海上钢琴师》主人公)很像,他们有自己的追求,有独特的看待世界的方式,最后也都传奇般消失,仿佛不曾来过,这样的人只存在于虚幻之中。

#《不存在的骑士》

image.png

不存在的骑士比任何存在的骑士更有骑士精神,不存在的骑士总是用过去证明自己「存在」。我们可以说这是骑士精神的消亡,也可以说这是当下的「骑士」的迷茫。

#《分成两半的子爵》

image.png

这本书的开篇这样写道:1985 年夏天准备哈佛讲学时患病, 9 月 19 日在滨海别墅猝然离世,主刀医生表示自己未曾见过任何大脑构造像卡尔维诺的那般复杂精致。——我想说:卡尔维诺到死也不会想到,他会在死后被开颅,更不会想到,后人竟然用他的大脑构造形容他的作品!——因为太多人读完他的作品后用大脑构造清奇来形容,忍不住吐槽下。

回到本书,故事讲的是一个被炸弹炸成两半的子爵,一半是恶,一半是善,最后两半都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决斗时又合并成一个完整的人。没有脑洞的确写不出这么奇怪的故事来。

如果事事都能分成两半,世界会变得简单许多。一个整体变成一半,则这一半会走向极端,不管是极端的恶,还是极端的善。

#《看不见的城市》

image.png

这本没看懂。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本书接近一半的篇章,都是附录,出版社够鸡贼的。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