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初七

七夕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情人节了,此前我还以为仅仅是牛郎织女相会的一个节日而已。

不怕笑话,七夕与情人节联系起来,我大概是在高中的时候才懂得这层关系。不过,在我老家,这天的确是一个节日,但和情人节没有半毛钱关系,用我们那边的话来说就是「过初七」。但凡用上「过」字,那说明这个日子很受重视,例如过年。武汉对早餐很受重视,称为「过早」,可见一斑了。

说回我们那儿的初七,在这一天,家里会邀请比较亲的亲戚过来吃饭。说是邀请,其实那会儿通讯不是那么发达,到了这个日子亲戚便「不请自来」了,大家欢聚一堂,拉扯家常。

而在这天之前,家家户户会准备一份特色小吃,我们称为粑粑,其实就是面粉所做的小吃,或煎或蒸。制作的过程大致如下,首先选好糯米去研磨成面粉,这时面粉是浸在水中的,因此需要用米袋包住面粉,并用大石压住挤出水分,估摸半天后取出面粉晾晒风干;接着准备材料佐料,粑粑分为两种,一种是煎的,准备好肉末、花生碎、蔗糖等拌成馅。另一种是蒸的,需要去取芭蕉叶,裁剪成三十厘米长宽的矩形,放入锅中蒸过。这个操作是为了防止芭蕉叶在包裹粑粑的时候太脆而开裂,而蒸过的芭蕉叶柔软不易裂开,且带着芭蕉的清香;一切准备妥当,把面粉摊开,加上少许油水和面,待能够捏成形状后便开始包粑粑。这是个技术活,作为男生的我一直没有包出很好的样子;两种粑粑分别包好后,就可以分开处理了。蕉叶粑粑直接用蒸锅蒸上,圆滚滚的粑粑就需要下油锅煎过。

◎ 煎粑粑与蕉叶粑粑

两种粑粑各有特色。蕉叶粑粑糯中带着蕉叶的清香,好吃也耐吃;煎粑粑则味道十足,一口咬下去,汁液顺着嘴角流了出来,恨不得舔个干净。

正因为吃粑粑是这天的习俗,因此逐渐演变成「记得来我家吃粑粑」,而不是说「记得来我家过初七」。可见粑粑在这天的地位之重要。

一般来说,家里面做三四斤粑粑即可招呼一两桌人。一些人家里亲戚众多,来往朋友更多,则会做上十几斤的粑粑,满满的一大屋子。

不过,粑粑这东西倒也容易吃腻,自己家吃几个,出去串门也被拉上吃上几个,瞧瞧哪家的味道好。不到两天便腻了。又兼之粑粑用的糯米,经过油煎,很是上火,更是不能多吃。即使有亲戚帮忙吃上几个,回家时还被塞上一袋,但还是会剩下不少,年年如此,但大家都乐此不疲。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