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林生斌

◎ 林生斌|图源@中国青年报

说实话,对于林生斌,我的印象几乎就停留在当年他家庭破碎的新闻——妻子和儿女在保姆故意纵火的火灾中丧生。这样的遭遇,我很同情他。其实换做是任何一个人,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为他感到难过。

对于后续的发展,我便没有任何关注。他如何撰写情书给逝去的的妻子,如何举办公开追悼会,如何与网友互动,这些跟我关系大吗?非常小。所以我为什么要花额外的时间去关注它们呢。故事发生后,他的一系列举动,是真正在表达痛苦,还是刻意表现博取同情?这种太复杂了,下一个定义是很难的,况且还是一个你完全不了解的人。每个人面对类似的事情,内心的所思所想,采取的行动,都不尽相同。

我对此保留态度,而我对这件事的态度就是:我对林生斌的遭遇深表同情,但他的其他生活与我无关。林生斌在火灾时,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所展现出来的痛苦,我觉得是真实的。而后他的举动,和他的痛苦是两码事。前些年我爷爷去世,听到消息的那一刻我几乎要昏阙,停在路上不能动弹,内心满是懊悔和过去的记忆,这是第一轮痛苦。当晚在火车站的时候,再次抑制不住心中的难受,泪流满面,这是第二轮痛苦。而我真正到家的时候,内心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默默地给爷爷点上一支香就在旁边为他守灵了。

相比之下,我的表哥赶回家后在爷爷灵前号啕大哭,直到有人去把他拉开才愿意起来。在外人看来, 我的沉默不语相对于表哥的号啕大哭,难免会产生我面对爷爷的去世不伤心的感觉。但这并不是真的,我的痛苦以及我痛苦的方式他们看不到而已。我举这个例子是要说明,亲人逝去的痛苦是真实的,我相信这种痛苦普遍存在每个人心中;然后在过去一定时间后,这种痛苦会逐渐消失;不同的人面对亲人逝去的痛苦,产生的时间以及表达的方式都有所不同。我一开始很痛苦,但痛苦过后开始坦然面对这件事情;表哥听到消息时可能也是伤心不已,见到爷爷的遗照触景生情,抑制不住感情而大哭。我们表现不同,但并不能否认我们的伤心。

我同情林生斌,但对于他后续的行为我是不理解的。首先是将亲人逝去的痛苦公开,其次是将这个痛苦延续。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已经经历过亲人去世,面对亲人的离开,恨不得在那几天里静静地陪伴其他家人,缅怀逝去的亲人。但林生斌的操作则是将这个事情公开且闹大,当然他想要公道,这是可以理解的,中国历来有「按闹分配」的传统。最后他也如愿将这个事情发酵成了公共事件,引起了全国网民的讨论。假如他没有做这些事情,他会引起关注并得到合理的赔偿吗?他最后得到上亿的巨额赔偿金,和他这一闹有关系吗?如果有关系的话那就让人太绝望了。

接着,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他还将这种痛苦延续并公开。不管是陆续举办线下追悼会,还是做童装品牌,都将自己个人的痛苦以及生活展现在微博上。要是换做他人,恨不得别人不要再提起这件事,以免唤起伤心的回忆。不单单是这件事,我对那些将自己生活事无巨细都分享到社交平台的行为也不理解。自己的亲人去世了,今天烧了一炷香,发个朋友圈;明天守灵一晚上,发个朋友圈;后天出殡,发个朋友圈。发这些有什么用呢,可以排解自己内心的痛苦吗,他人真的能感同身受吗?还是说只是树立一个「我是孝子」的人设。同样,吃顿饭发个朋友圈,聚个会发个朋友圈。发了之后这顿饭会更香吗,这次聚会会让彼此的感情更深入吗?

我不理解的地方太多了。我不理解公开自己生活这件事,并且不愿意去这么做的理由很简单——社交平台上的大部分人我都不认识,也不认识我,远远达不到可以将我的个人生活公开给他们的程度,并且我认为也没有分享的必要。正因为不够熟悉,分享后难免会出现猜忌、攀比。这么一说,我似乎从这个角度理解了网络争吵为何普遍了,因为彼此之间太缺乏了解了,加上匿名,表达情绪的成本很低,所以是个人都能上来争吵几句。当然,大家都在发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而有这样观点的我也许比较奇特吧。要是个个都是我这样的观点,社交平台估计都要灭绝了。

林生斌近期再上热搜,我简单看了下各家说法,发现众多网友的愤怒主要是来自他的新生活——新的妻子、新的孩子。说实话,能从家庭破碎的阴霾中走出来不是一件好事吗?但网友不干了——此前树立的「痴情男」「好丈夫」「好父亲」人设呢?瞬间崩塌了。以前支持他的网友,大多是源于他的行为造就的人设。现在批判他的网友,想必也是当初那批网友吧——成也人设,败也人设。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