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本质

◎ 《照片的本质》

近期翻完了《照片的本质》这本摄影界经典书籍,全书共 131 页,像我这样边看边做笔记,还带着思考地阅读,一个半小时就可以看完。整本书几乎都是照片,只有极少量的文字用来阐述理论,可谓是惜字如金。个人评分 10 分。

作者是斯蒂芬·肖尔,大名鼎鼎。他是首位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个展的在世摄影师,是全球极富盛名的巴德学院摄影系主任,也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

尽管这本书被奉为启蒙经典,但是,对于刚接触摄影的人来说,本书并不友好,因为它既无可实操的干货教程,也无炫彩多姿的大片,以至于看起来枯燥无味,因此引来了不少谩骂吐槽。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摄影哲学书,肖尔从物质、描述、心理三个层面阐述照片,同时分析摄影师是如何将镜头前的世界转变成照片的。

#物质层面

◎ 《意大利鲁塞拉》 斯蒂芬·肖尔 摄于 1993 年 

在无限的世界里,照片的四条边缘线确定图片的界限。

不管是通过相纸还是显示屏观看照片,照片影像都是平的、静态的和有界限的。因此,照片是将无限的世界定格在有限的区域里。另外,不同的材质会决定照片的视觉效果,例如黑白相片的影调层次受相片不同感光乳剂的影响。

照片从黑白到彩色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跨越。彩色照片直接反映了现实中的世界,因为这就是肉眼所见的景象;除此之外,色彩还会赋予照片其他的含义,例如一个时代或者一种文化。而黑白照片,则另有一番韵味,黑白灰的色调,没有抢眼的色彩,使得观者更专注于照片要表达的含义,去思考照片背后的故事,这也是一种留白的艺术。照片因观者不同的经历而能够传递出千万种不同的含义。

#描述层面

◎ 《迪博、迪邦、迪邦内》 安德烈·柯特兹 巴黎,摄于 1934 年

除了在摄影工作室之外,摄影师在现场面临着各种复杂的视觉并置关系,摄影师每移动一步,这些视觉关系就会重新调整。

摄影是一门分析学科。摄影师与画家的区别是,画家从空白画布开始作画,摄影师从混乱中寻找秩序。也正因如此,照片只能描述世界的某一方面。在按下快门之前,摄影师往往已经构思好这张照片要传递的东西。在这一层面,平面、边框、时间和聚焦是将世界转换成照片的要素,这四个要素界定了照片的描述内容和结构。

如何理解这四个要素?

  • 平面:世界是三维的,照片影像是二维的;
  • 边框:照片有边缘,但世界没有。边框可以是一张照片向内延伸,也可以使其向外拓展,这取决于摄影师;
  • 时间:世界随时在变化,在按下快门的瞬间,照片定格了世界,确定了当下的含义;
  • 聚焦:通过聚焦在二维的照片构建层次,描述空间的先后顺序。

#心理层面

◎ 《世博会》 加里·维诺格兰德 ,纽约,摄于 1964 年

加里·维诺格兰德十分清楚一幅照片如何能凝固动作和时间,因此,这幅人们在板凳上互动的影像才能如此引人入胜。摄影师高超的观察能力会对照片的心理层面产生深刻的影响。这不是靠魔法变出来的。

在看一张照片时,每个人会因不同的阅历而有不同的见解,这便是观者的心里构图。同样,摄影师也有自己的心理构图,拍出的照片则是传递着他当下的心理构图。照片的描述层面为心理构想提供框架,心理层面则会阐述、提炼和修饰描述层面的感觉。

心理层面虽与描述层面有区别,但心理层面受描述层面的一些构图决定的影响:究竟从何处拍照片(观察视点的选择)、究竟包括什么内容(边框)、究竟何时按快门(时间)、究竟用聚焦平面来强调什么内容(聚焦)。

因此,摄影师确定影像内容和构图的基本形式手段就是:观察视点、边框、聚焦和时间。一张照片会反映摄影师决定以什么形式运用这些手段,来传达摄影师内心或视觉对照片的构图。

#建造心理模型

在分析完以上三个层面后,肖尔开始介绍心理模型。何谓心理模型?这是摄影师对世界的洞察、适应和理解而构建起来的模型。在拍照时,摄影师的感觉会进入模型,同样,模型也会进行调整,以适应摄影师的感觉,并最终影响一张照片的生成。

这是一个动态的、自我修改的过程,工程师称之为「反馈回路」。它是观察、理解、想象和意图之间的一个复杂、持续和自发的互动过程。

关于这本书,我是常看常新。理解了肖尔的这套理论,在尝试阐释他精心挑选用以辅助讲解的照片时,总能有所收获。且书中的照片多是出自名家,大部分是上个世纪大师拍的黑白照片,高级灰真的是百看不厌,值得反复欣赏。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