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差点被撞之后

◎ 图源 @zhangkaiyv

北上广深杭,除了上海没机会去过之外,其他城市都待过一段时间。北京待得最久,因此它的交通状况让我印象也最深。

谈交通避不开谈公共交通。北京的地铁,得益于大量的外来人口,每天早晚高峰可以说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没坐过早晚高峰的四号线,可以说没体验过北京地铁的酸爽。就好比来北京没去老胡同喝豆汁儿。幸而在几年前这两项我都深入体验过了,倒也无憾。

不过说实话,北京的公共交通在体验以及服务上,还是比下了大部分的大型城市,毕竟是首都,面子还是要护的。无奈人口太多,总有一些兼顾不到的地方。

然而,我这次想要聊的并非这些公共交通,而是路上这些跑来跑去的私家车。

也就在前几天,我在一个红绿灯的斑马线上差点被撞了。那天看到绿灯亮后,赶紧快步通过——我知道公司楼下十字路口这个红绿灯变得很快。就在这时,对面路右转弯的车也在抢道加速通过,于是差点就怼上了我。

我一个行人过个斑马线都得小心翼翼,这事要是放在我老家,我得指着司机鼻子骂他怎么开的车。但考虑这是在伟大的首都,天子脚下,我得保持住自己的形象。于是我只是挥挥手,向差点撞到我的司机警示下让我先通过。

这不是一次偶然的经历,这类无礼的行车也不是寥寥无几,这在北京的十字路口每天都在发生。至于哪一天谁被撞到那就不得而知了。

这不禁让我思考,首都这么个人才云集的地方,受教育程度必然也是高于其他地方的,怎么在交通礼仪这方面做得那么差呢?这落差就好像我走进一个尖子班打算听课,本以为大家都会规规矩矩地上课,没想到一个粉笔头就飞了过来,整个课堂不讲一点纪律。

我想,这应该得算在司机身上,毕竟全国交通规则都一样,怎么到这行车礼仪都忘了呢?在我那十八线小县城,行车时但凡看到前方有行人过马路,不管有没有红绿灯都得提前至少五米减速,这已经是一个基本常识,类似的还有很多。要说是素质不高,这应该不是主要问题,毕竟能在北京开得起车的人,受教育程度以及素质都不会低到哪里去。那么会不会是环境使然,大家都这么做,于是其他司机也就跟风做。这推测也很牵强。

最近我得出另一种猜测,这是受到网络上杠精盛行的启发。杠精的盛行除了网络广阔无垠的特性衬托出他们的渺小外,还因为网络的匿名属性,让他们感受不到道德的约束。同样,北京城来往车辆太多了,我稍微不礼貌地行车一下下,只要不触犯交通规则,那就会有什么影响呢?顶多被行人鄙视一下,转眼他就忘记我了,与我没有任何伤害。

在十八线小县城,或者更小的村落,除了规则的约束,最重要的是受到道德的谴责。来往的人群差不多也就那些,今天不见明天见,太出格就会被记住,甚至被谴责,然后兜兜转转,骂声没准就回到了自己的圈子,这种伤害可比违规罚两百块钱棘手多了。

当然还有其他可能,比如通勤路上赶着上班,比如对城市没有归属感以至于不会在意破坏行车礼仪后带来的负面影响……

规则之外还需要道德去约束,当一个城市发展得愈来愈大时,这类道德约束也在逐渐减弱。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非常微弱,甚至是没有,也就谈不上道德约束了。

加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