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最近很火,在十月份连续看到几个朋友或陌生人推荐,于是我从国庆开始读,断断续续读了一个月,很有收获。
我们中国有个成语叫“置身事外”,表示将自己放在事情之外,毫不关心。而这本书叫《置身事内》,我觉得书名取得极好。
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国家,生活方面事事离不开政府,工作方面离不开经济发展。在我国,政府既参与“蛋糕”的生产,也参与“蛋糕”的分配,因此我们在谈论经济的时候离不开政府行为,想要了解政府决策的时候也离不开经济分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解释微观机制,包括地方政府的基本事务、收入、支出、土地融资和开发、投资和债务等;下篇解释这些微观行为对宏观现象的影响,包括城市化和工业化、房价、地区差异、债务风险、国内经济结构失衡、国际贸易冲突等。
有几点我印象很深刻,故摘录于此:
要真正理解政府行为,必然要了解财税。
别光看他人怎么喊口号,要看他人怎么行动,对于政府行为也是如此。今天出台一个政策,明天搞一个公告,别都完全相信这些“虚”的,得去看些“实”的,比如了解政府真正把钱往哪里投。前面是“情话”,后面才是“实际行动”。
现实世界中没有定义,只有现象,只有环环相扣的权责关系。或者按张五常的说法,只有一系列合约安排。
现实世界没有黑白分明的“市场”和“政府”分界,只有利益关系环环相扣的各种组合。
这两句分别出现在第三章、第四章,讲得很彻底了,也是至理金句。古往今来,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别,哪个不是如此?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前听刘延栋播客,他也提到一句“技术日新月异,但人心是以千年为单位的。”这种权责关系、利益组合也是如此。
房价连着地价,地价连着财政,财政连着基础设施投资。
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税收很多都上交中央了,但财政指标不变,怎么办?搞土地经济,弄出个土地财政。政府大量地招商引资,带动地价上涨,土地上的房子价格一涨再涨,真是一环接着一环。以至于在过去几十年里,城市化进程出现了“重生产轻消费,重土地轻民生”等情况。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对外贸易失衡也是内部结构性失衡的延续。
一方面,国内消费不足。中国加入 WTO 之后,国内制造业发展迅速,但隐藏着两重问题:
- 重生产,轻消费,导致国内消费不足,只能对外输出。
- 国外需求的不稳定和贸易冲突是不确定因素。
另一方面,居民储蓄率过高。造成这一情况的背后原因很复杂,例如“计划生育”后,“养儿防老”逐渐不再失去作用,让老人产生储蓄焦虑;又如,政府民生支出不足;再如,房价过高,让年轻人和中老年人不得不想法设法节省开支存钱。
于是,国家在 2020 提出新的发展格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
篇幅有限,暂时不展开了。这本书还有很多值得细细琢磨的地方,每章节背后推荐的书单,质量都很高,我恨不得抽时间都过一遍。如果实在对政治、经济不感兴趣,随手翻一翻,了解下政府做一些事情背后的逻辑,也是极好的,毕竟那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事情。